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 性爱美滋滋

第二章 阴柔与情的造化--女性美 3 走向升值的"情感...

    性感美,是从男性性心理、审美心理相结合的角度,对女性美特有的关照。是女性身体美在性生理特征上散发出的综合的美化体现,也是与性刺激、性魅力密切相关的使人们享受到美的满足,并进一步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人类美好的价值追求之一。

    性感美是主要以女性身体美为审美对象的,但又是以女性后天修养和后天健美活动为主要实现手段的。性感美是主要以男性为审美主体的,但又是人类整体美的价值追求的新的构成。

    为什么性感美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为什么人们对于著名影星、歌星、模特儿、舞蹈演员、杂技演员、体育健儿越来越从是否具有"性感"的角度加以审视和评价?这是一种向性崇拜、自然主义的倒退?还是一种向新的审美价值的进步?

    仍然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哥德堡列举了一个男人的心理经历,他说:"在男人的世界里,我是孤独的、嫉妒的、恼怒的、不信任的和拘谨的。只有在同女性在一起时,我才没有这种感受。"

    "红学"界把《红楼梦》中所描述的贾宝玉说成是一个"新思想启蒙状态的代表",他声称须眉男子是污浊的而冰清玉洁的女性才是净化的。其实,贾宝玉的确是具备了反抗意识,他不仅仅是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且也在反抗着性压抑。

    无论是哥德堡的字里行字还是曹雪芹的笔下,都在提示着男性对女性的依赖。这是一种整体的、宏观的、永恒的依赖。"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其合理性决不仅仅在于个体的男人要结婚,要实现性爱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在于,"男性社会"不可能独立存在,不光是社会意义上、经济文化意义上的男女相互依存,而且,有一种抽象的、潜意识的"本能的冲动",其中包括性的吸引问题。

    仅仅从个体意义上理解"异性相吸"是十分荒唐可笑的。仅仅从性欲满足的意义上理解男女互相依存的关系也是十分偏狭低俗的。男人受女人的吸引,这是一种普遍的、永恒的、宏观的现象。男人受女人吸引,超越特定的对象。这决不是向"群婚制、"杂婚制"、"普那路亚制"的倒退,而恰恰是对于人性的一种更为深层的考察。

    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相互依存性,都不能不渗透着性吸引的成份。

    因此,在人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追求中,当然也无法排除性吸引的成份。

    这种结论一点也不荒唐,而恰恰是引导人们走出荒唐误区的真理。

    伟大的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在《婚姻革命》一书中,抨击了基督教当中的摩尼教的成份。由于这种宗教影响,青年人的理想主义冲动和肉体的冲动"在我们中间成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他把那些所谓的对于美和诗歌、对于与性毫无关系的"理想爱情"的追求称之为"极端理想主义的冲动"。罗素引用了他的一位富有理智的朋友的自白,他说:

    "我相信,我的青年时代是很典型的,因为它鲜明地展示了这种不同。我每天用数小时阅读雪莱的诗,而且会产生一种感伤之情:

    飞蛾对于星光的渴望,

    黑夜对于黎明的幻想。

    接着我会突然离开这崇高的情感,想要偷窥那正在脱衣的女仆。后一种冲动使我十分羞愧;但前一种冲动是一种无聊的表现,因为它的理想主义是对于性的盲目恐惧的正面。"

    《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娃认为,在人的两性关系的描述上,再没有人比马克思说得更精辟、更准确了。她引用了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这样一段话:

    "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并把自己理解为类存在物,人。"

    男女之间的关系,当然不可排除性差异、性交合与性吸引的关系,而这当然是人和人之间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的重要体现。这是人作为类存在物区别于其它类存在物及其区别程度的重要标志。

    两性之间相互吸引的关系,当然在人类历史上演出了许许多多没落颓废、混乱污浊的丑剧,但是,其中的原因,决不是以性吸引本身作为惟一的解释,而恰恰包括了将一切美好价值追求与性的冲动割裂开来的宗教的与世俗的观念。包括了那些以否定和压抑性的冲动,否定和扼杀性的吸引为前提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规范"。

    幸而,"性感美"向我们走来了。性感美的意义在于性与美的结合,在于性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统一。性感美昭示的价值在于:对于性的冲动和性的吸引,不是否定、压抑、扼杀所能解决的,而是引导、升华,是在与美的追求相结合中纳入人类美好价值追求的体系当中。

    否则,女性的肉体就永远会是祸水,只要社会上划分为男人和女人。

    在性感美的追求中,人们注重女性性生理特征展露的美。当一位女人性生理特征极其淡化、萎缩,她还美吗?在性感美的追求中,人们注重女性身体对性欲的激发和吸引,当一位女人没有这种力量的时候,她还美吗?

    性机制和美机制就是如此神奇地分割着而又溶合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