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夏天在北方总是短暂的,时令很快到了秋季。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便哪个地方都会有热闹的庆典,天朝人称之为秋祭。
从春天开始忙碌,终于在短暂的金秋能消停下来享受成果,人们的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笑容。
天朝今年是风调雨顺。这是在景德帝登基之后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简官僚机构,振兴农田水利之后的又一个好年景。
不过身在深宫宅院中的宋越并没有感受到民间欢乐的气氛,虽然熏风已经转凉,他仍是安静地呆在屋里,从不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
那日,宋越在宫人的搀扶下移至后花园晒晒太阳,腿上躺着一只懒洋洋的波斯猫。
这种有着阴阳眼的纯种猫儿是波斯那边进贡过来的,娇贵得很,不轻易近人,但奇怪的是特别粘宋越,赵廷灏便索性送了那猫儿给宋越解闷。
宋越看不见猫儿的样子,虽然觉得它皮毛的手感奇好,但也未曾想过是这样名贵的动物,便也像对平常小动物那样对它。
赵廷灏进入后花园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在斑驳树影下,有着火红头发的人儿闭着眼睛在贵妃椅上打盹,纯白的猫儿蜷成一团卧在他腿上。太阳有点刺眼,猫儿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儿。
赵廷灏轻步走过去,猫儿听到声响,抬头看到是赵廷灏,便识趣地跳下宋越的大腿跑开了去。
被猫儿的动作吵醒,宋越闻到空气中熟悉的龙涎香。
他支起身子,“你回来了。”
身子很快被换了位置,从贵妃躺椅移到了男人的怀里。
宋越本不是太适应这种亲昵的行为,但久而久之的抗议无效之后便也接受了。
“今天好像没什么精神?”
男人的手捏了捏他的后颈。
他揉了揉太阳穴答道:“好像最近有点睡太多了。”
男人沉思了一会,“不能老呆在这儿,得陪你出去走走。”
宋越挺吃惊的。赵廷灏向来很忙,在他面前很少提出游的事,加上他自己不良于行,出去也只会给别人增添麻烦,所以宋越心中虽有过这种想法,但从来没有提过。
“外面弄着秋祭,热闹得很。今年收成不错,民间戏台子搭得也多。”
“民间?”宋越笑道:“你这词用得跟皇帝似的。”
男人干笑一下,将话题扯开。
“我去吩咐一下,黄昏的时候出去正好,正好能赶上灯会。”
宋越微笑地点点头,男人将他抱起来送回厢房换衣服。
他不知道男人给他选了什么衣服,也不在意。只要赵廷灏在的时候,他总是要亲手为自己更衣。
感觉男人细心地为他在腰带上缠上玉石坠饰,整个过程几乎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给我话。
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忙着自顾自地玩,没有多少人看到两人的亲密行为,但一旁买花的小童可就眼尖得很了。
扎着朝天辫的男孩儿和梳着俩纠纠的女孩儿捧着五颜六色的花凑了过来,雀儿般咋咋呼呼地嚷着:“大哥哥,给姐姐买个花儿吧。”
也难怪小孩儿眼力不好,将宋越看成了“姐姐”。
宋越坐在轮椅上,身高本就显不出来,加上之前身体耗损过大,比之前瘦弱了许多,身型也小了不少。现下还穿着一身素白,戴着面纱,两人说话的时候尽是亲密的耳语,被看成是夫妻出游也不为过。
宋越听到卖花小童这么一闹,窘得连手都不知道放哪儿好。
男人倒是大悦,将小童的花全都买下了。
小丫鬟给钱打发了卖花小童,男人捧着那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的普通花儿:“真是奇怪,你说这花,加起来也比不过我们花园里随便哪一朵,可怎么就那么香呢?”
宋越懒得理会男人调笑,但被面纱遮住的嘴角还是上扬了不少。
行进到河边,两岸尽是垂柳,风微鼓着柔枝,发出悦耳的声响。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确是不错。”
男人将宋越推至河边。
“今天是十五月圆,河上粼粼波光,想月下泛舟吗?”
宋越虽眼睛看不见,但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男人描述的美丽画面,忍不住点了点头。
感觉自己被抱上了华丽的画舫,琴师抚弄着弦,拼凑出婉转动人的夕阳箫鼓。
歌女轻柔的嗓音唱着昆曲,略带哀怨的歌声在悠扬的河面随着江水流动。
靠在男人的怀里,宋越竟有些痴了。
两小丫鬟忽然被江面上星星点点的光芒吸引住了视线,不分场合地就指着江面大叫起来。
“快看快看,是河灯呢!好多啊!”
“真漂亮,真漂亮!”
宋越也好奇了。
“是什么呢?这么兴奋?”
小丫鬟立刻七嘴八舌地给两人介绍起来。
“在月圆之夜,制作一个精美的河灯点上蜡烛,让它随河水漂流。以前放河灯是为了祭祀河神和怀念故去的先人,现在多是相思的情人用来许愿的。传说在蜡烛熄灭之前如果河灯没有沉下去的话,许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呢!”
另一个丫鬟也响应起来:“是啊,今年的灯好像特别多呢!”
在画舫上的宋越早已摘下纱帽,因为看不到美丽的河灯,脸上略带了点遗憾的神色。
男人抓起他的手,两人十指相扣。
“要不我们也放几盏河灯,许个愿?”
两个小丫鬟高兴地直跳,纷纷让宋越挑选河灯。
“公子,最贵的河灯有三层,形状有……公子要挑哪一种?”
宋越笑笑:“就挑平常老百姓放的那种吧。”
两小丫鬟失望地大叫,被赵廷灏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小丫鬟委屈极了,本以为像他们主子这样的显贵之人,都会放那种特别华丽的河灯。
宋越在一旁安慰道:“你们莫恼。其实平常百姓家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小丫鬟被宋越说得脸都红了,福了身子便去张罗河灯了。
最后拿回来的河灯,还是比平常百姓家的精致了许多,但大小是差不多的。
小丫鬟还被特许挑了两个小一点的河灯一起放。
小丫鬟咋咋呼呼地拿了笔墨,让赵廷灏帮宋越将愿望写到纸上。
“还要将愿望写出来?”宋越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那是当然的拉!公子快许一个愿望吧!”
被小丫鬟缠得不行,宋越歪着头想了一下。
男人温热的手还是一如既往地圈着他,“想到了?我给你写出来。”
宋越笑道:“既是许愿,让人知道可就不灵了,我要自己写。”
男人笑笑,让下人将纸墨呈上来。
宋越皱了皱眉:“你们可莫要偷看才好。”
男人大笑,将一干人等包括自己都逐出了主厅,待宋越将许愿的纸条写好才进了去。
男人替宋越将卷成条状的许愿纸小心翼翼地塞进河灯去。
丫鬟七手八脚地将河灯的蜡烛点上。
男人牵着宋越的手,扶着他到画舫的边上。
宋越的手指碰到河水,凉凉的。
小心地将手中的河灯放到河上。
“怎么样?没沉吧?”
宋越觉得自己都要被那两丫鬟同化了。
“没事没事,稳着呢,漂好远了……”
“公子的愿望一定可以实现的……”
丫鬟们嘴甜,专挑漂亮话说。
“今天可开心?”
“嗯。”
宋越的手一下一下地舀着河水。
“感觉这种平静的日子对我来说很陌生。”
男人吻了吻他的额:“以后都过这样的日子,可好?”
宋越微赧,轻轻点了点头。
那日,景德帝下令将昆玉河上的河灯全部收缴。
民间不知所为何事,甚是担忧。
次日,景德帝下诏由宫中提供河灯三日,百姓可以免费取用施放。
百姓释然,纷至取灯。
昆玉河上流光无数,景德帝龙心大悦。
多年后,宋越无意中翻看了赵廷灏最喜欢的一本书,看到了里面夹着的纸条。
仔细一看,发现是那年自己放的河灯上的许愿纸,纸上写着这么几个字:
“天朝国泰民安,廷灏福延康健。”
北方的秋季虽美好,但总有些过于短暂。
隆冬降至,天气有些凛冽。
宋越的身子还在恢复期,男人总对他过于操心,不让他轻易再出门。
虽然自己畏寒,但总这么憋在房里也不行。
为了这事他不止一次和男人提过意见,但只要是涉及到他身体的事,从来都不会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便哪个地方都会有热闹的庆典,天朝人称之为秋祭。
从春天开始忙碌,终于在短暂的金秋能消停下来享受成果,人们的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笑容。
天朝今年是风调雨顺。这是在景德帝登基之后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简官僚机构,振兴农田水利之后的又一个好年景。
不过身在深宫宅院中的宋越并没有感受到民间欢乐的气氛,虽然熏风已经转凉,他仍是安静地呆在屋里,从不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
那日,宋越在宫人的搀扶下移至后花园晒晒太阳,腿上躺着一只懒洋洋的波斯猫。
这种有着阴阳眼的纯种猫儿是波斯那边进贡过来的,娇贵得很,不轻易近人,但奇怪的是特别粘宋越,赵廷灏便索性送了那猫儿给宋越解闷。
宋越看不见猫儿的样子,虽然觉得它皮毛的手感奇好,但也未曾想过是这样名贵的动物,便也像对平常小动物那样对它。
赵廷灏进入后花园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在斑驳树影下,有着火红头发的人儿闭着眼睛在贵妃椅上打盹,纯白的猫儿蜷成一团卧在他腿上。太阳有点刺眼,猫儿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儿。
赵廷灏轻步走过去,猫儿听到声响,抬头看到是赵廷灏,便识趣地跳下宋越的大腿跑开了去。
被猫儿的动作吵醒,宋越闻到空气中熟悉的龙涎香。
他支起身子,“你回来了。”
身子很快被换了位置,从贵妃躺椅移到了男人的怀里。
宋越本不是太适应这种亲昵的行为,但久而久之的抗议无效之后便也接受了。
“今天好像没什么精神?”
男人的手捏了捏他的后颈。
他揉了揉太阳穴答道:“好像最近有点睡太多了。”
男人沉思了一会,“不能老呆在这儿,得陪你出去走走。”
宋越挺吃惊的。赵廷灏向来很忙,在他面前很少提出游的事,加上他自己不良于行,出去也只会给别人增添麻烦,所以宋越心中虽有过这种想法,但从来没有提过。
“外面弄着秋祭,热闹得很。今年收成不错,民间戏台子搭得也多。”
“民间?”宋越笑道:“你这词用得跟皇帝似的。”
男人干笑一下,将话题扯开。
“我去吩咐一下,黄昏的时候出去正好,正好能赶上灯会。”
宋越微笑地点点头,男人将他抱起来送回厢房换衣服。
他不知道男人给他选了什么衣服,也不在意。只要赵廷灏在的时候,他总是要亲手为自己更衣。
感觉男人细心地为他在腰带上缠上玉石坠饰,整个过程几乎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给我话。
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忙着自顾自地玩,没有多少人看到两人的亲密行为,但一旁买花的小童可就眼尖得很了。
扎着朝天辫的男孩儿和梳着俩纠纠的女孩儿捧着五颜六色的花凑了过来,雀儿般咋咋呼呼地嚷着:“大哥哥,给姐姐买个花儿吧。”
也难怪小孩儿眼力不好,将宋越看成了“姐姐”。
宋越坐在轮椅上,身高本就显不出来,加上之前身体耗损过大,比之前瘦弱了许多,身型也小了不少。现下还穿着一身素白,戴着面纱,两人说话的时候尽是亲密的耳语,被看成是夫妻出游也不为过。
宋越听到卖花小童这么一闹,窘得连手都不知道放哪儿好。
男人倒是大悦,将小童的花全都买下了。
小丫鬟给钱打发了卖花小童,男人捧着那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的普通花儿:“真是奇怪,你说这花,加起来也比不过我们花园里随便哪一朵,可怎么就那么香呢?”
宋越懒得理会男人调笑,但被面纱遮住的嘴角还是上扬了不少。
行进到河边,两岸尽是垂柳,风微鼓着柔枝,发出悦耳的声响。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确是不错。”
男人将宋越推至河边。
“今天是十五月圆,河上粼粼波光,想月下泛舟吗?”
宋越虽眼睛看不见,但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男人描述的美丽画面,忍不住点了点头。
感觉自己被抱上了华丽的画舫,琴师抚弄着弦,拼凑出婉转动人的夕阳箫鼓。
歌女轻柔的嗓音唱着昆曲,略带哀怨的歌声在悠扬的河面随着江水流动。
靠在男人的怀里,宋越竟有些痴了。
两小丫鬟忽然被江面上星星点点的光芒吸引住了视线,不分场合地就指着江面大叫起来。
“快看快看,是河灯呢!好多啊!”
“真漂亮,真漂亮!”
宋越也好奇了。
“是什么呢?这么兴奋?”
小丫鬟立刻七嘴八舌地给两人介绍起来。
“在月圆之夜,制作一个精美的河灯点上蜡烛,让它随河水漂流。以前放河灯是为了祭祀河神和怀念故去的先人,现在多是相思的情人用来许愿的。传说在蜡烛熄灭之前如果河灯没有沉下去的话,许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呢!”
另一个丫鬟也响应起来:“是啊,今年的灯好像特别多呢!”
在画舫上的宋越早已摘下纱帽,因为看不到美丽的河灯,脸上略带了点遗憾的神色。
男人抓起他的手,两人十指相扣。
“要不我们也放几盏河灯,许个愿?”
两个小丫鬟高兴地直跳,纷纷让宋越挑选河灯。
“公子,最贵的河灯有三层,形状有……公子要挑哪一种?”
宋越笑笑:“就挑平常老百姓放的那种吧。”
两小丫鬟失望地大叫,被赵廷灏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小丫鬟委屈极了,本以为像他们主子这样的显贵之人,都会放那种特别华丽的河灯。
宋越在一旁安慰道:“你们莫恼。其实平常百姓家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小丫鬟被宋越说得脸都红了,福了身子便去张罗河灯了。
最后拿回来的河灯,还是比平常百姓家的精致了许多,但大小是差不多的。
小丫鬟还被特许挑了两个小一点的河灯一起放。
小丫鬟咋咋呼呼地拿了笔墨,让赵廷灏帮宋越将愿望写到纸上。
“还要将愿望写出来?”宋越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那是当然的拉!公子快许一个愿望吧!”
被小丫鬟缠得不行,宋越歪着头想了一下。
男人温热的手还是一如既往地圈着他,“想到了?我给你写出来。”
宋越笑道:“既是许愿,让人知道可就不灵了,我要自己写。”
男人笑笑,让下人将纸墨呈上来。
宋越皱了皱眉:“你们可莫要偷看才好。”
男人大笑,将一干人等包括自己都逐出了主厅,待宋越将许愿的纸条写好才进了去。
男人替宋越将卷成条状的许愿纸小心翼翼地塞进河灯去。
丫鬟七手八脚地将河灯的蜡烛点上。
男人牵着宋越的手,扶着他到画舫的边上。
宋越的手指碰到河水,凉凉的。
小心地将手中的河灯放到河上。
“怎么样?没沉吧?”
宋越觉得自己都要被那两丫鬟同化了。
“没事没事,稳着呢,漂好远了……”
“公子的愿望一定可以实现的……”
丫鬟们嘴甜,专挑漂亮话说。
“今天可开心?”
“嗯。”
宋越的手一下一下地舀着河水。
“感觉这种平静的日子对我来说很陌生。”
男人吻了吻他的额:“以后都过这样的日子,可好?”
宋越微赧,轻轻点了点头。
那日,景德帝下令将昆玉河上的河灯全部收缴。
民间不知所为何事,甚是担忧。
次日,景德帝下诏由宫中提供河灯三日,百姓可以免费取用施放。
百姓释然,纷至取灯。
昆玉河上流光无数,景德帝龙心大悦。
多年后,宋越无意中翻看了赵廷灏最喜欢的一本书,看到了里面夹着的纸条。
仔细一看,发现是那年自己放的河灯上的许愿纸,纸上写着这么几个字:
“天朝国泰民安,廷灏福延康健。”
北方的秋季虽美好,但总有些过于短暂。
隆冬降至,天气有些凛冽。
宋越的身子还在恢复期,男人总对他过于操心,不让他轻易再出门。
虽然自己畏寒,但总这么憋在房里也不行。
为了这事他不止一次和男人提过意见,但只要是涉及到他身体的事,从来都不会有任何转圜的余地。****